发布时间:2021-01-24 20:06:39 阅读量:27802 作者:可尧
昨天,记者看到每一名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都郑重地在一份“诚信承诺书”上签字,承诺自己愿意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并且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填报北京大学教育创新实例。
不以分数确定名单,南开中学校长感慨:“非不能也,是不敢也!”
当人们满怀希望校长“不拘一格降人才”,推荐偏才、怪才上北大,而事实上,推荐俨然变成一场考试分数的大比拼。昨天,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先后公布了校长实名推荐学生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名单,入选的学生毫无意外都是最近几次考试中的前一两名。
两校以考试分数定名单
昨天上午,南开中学召集了高三各班的班长和部分欲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学生,向大家公布了此次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学生名单,最后入选的是文科生李雷,理科生郭采薇和邓思圆,都是全年级考试成绩的第一或第二名。
三位推荐学生的产生过程貌似非常公平,没有学生、家长和老师提出异议,因为推荐标准相当明确而简单:最近几次考试成绩全校数一数二,个人自愿考北京大学。
按照南开中学制订的推荐规则,主要的依据是该校所有应届高三学生最近的几次考试成绩进行综合排名。这几次考试是: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8月份的月考、10份的月考和刚刚结束的半期考试。
上周三,学校按这四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全年级排名,并将这个排名表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申请报名。校长宋璞说:“按照排名的先后顺序,我逐一征求学生的意见,只要他愿意去上北大,我就推荐他。”
宋校长的决断一点都不为难,该校文科全年级第一名,理科全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生都愿意去北大,自然成为他此次向北大实名推荐的学生人选教育创新实例。
同样,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在事前就已经与南开中学达成默契:为了公平起见,不能根据校长的个人意愿随意推荐学生,他们制订出一套推荐规则,仍然按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来决定人选。巴蜀中学确定的三名推荐生分别是理科班的阳盼、袁潇和文科班的韦宇丹,这三名学生在最近几次考试的分数排名都排在全校第一名或第二名,凭考试分数无可争议地入选。
为确保公正,巴蜀中学还聘请市公证处对此次推荐全过程进行公证。另外,这些被推荐的学生名单还将公示5天。
入选学生只能填报北大
校长推荐的6名学生产生了,个个都是考试场上数一数二的高手,对于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这样两所每年考取数十名北大的学校来说,这些学生就算不用校长推荐,也同样能考上北大。
在推荐学生中,记者了解到有一名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选择并不满意,他本来是希望孩子能上北京另一所大学教育创新实例。
这位家长之所以反对孩子被校长推荐,那是因为一旦被校长推荐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之后,就相当于提前锁定了高考志愿:在高考中只能填报北京大学。
正是因为这份承诺书,让一些家长不愿意提前让各方面成绩本身就非常优秀的孩子提前锁定高考志愿。
在再三保证不泄露身份之后,一位推荐生的家长小心地告诉记者:“凭自家孩子的成绩,北大、清华都是能考得上的。此前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已经提前来学校作了招生宣传,还跟他们进行了接触,都希望能填报他们学校。”
“我感觉这两所学校竞争非常激烈,所谓校长实名推荐,并不能选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只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提前掐尖计划而已。”这位家长坦诚地说。
《政策》出台是在参考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在支持力度上,政策较以往有很大突破。其中,允许高校科研人员经单位批准留岗“下海”;实施职务科技转化新机制等政策均属首创。
上海市、浙江省今年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也就是说,三年后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可以有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高考加分政策曾备受质疑,即便2014年加分项目大幅缩水,多个省份仍曝出高考加分舞弊丑闻。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后,高考加分有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根据意见要求,2015年起,艺术、体育类考生加分将统一取消,改为“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按照座位顺序,大家轮流到两位班主任面前介绍自己、送上问候。杨三民特意强调每人只有20秒时间,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上前向老师行礼、问候、拥抱。“老师好,我叫刘铁昌!”老班长刘铁昌恭敬地站在两位老师面前,认真地敬了个礼。“我叫屈俗安。”站在老师面前,屈俗安深深地鞠了一躬……师生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
上一篇: 清华大学在新疆西藏招生录取人数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