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7 13:52:26 阅读量:609 作者:铭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吃苦教育需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在线教育基金。“不能把吃苦看成单纯的受罪,单纯的受苦受罪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回到家里‘加倍补偿’。要避免在教育的过程中走极端。”孙云晓说。“作为一种教育的设计,吃苦教育应是一种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过程。对青少年来说,这里面需要有磨练与挑战,同时是难忘而美好的”。
81.8%受访者赞同对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
孙云晓:正常的体育锻炼就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吃苦训练
当下,真人秀体验类节目热播,使“吃苦教育”、“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方式再次引起社会热议。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青少年的吃苦精神,有人则认为此类做法违反教育规律。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1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8%受访者赞同父母对青年少进行“吃苦教育”。65.7%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受访者认为磨练青少年的意志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吃苦教育的主要收获。
受访者中,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人分别占60.1%、7.9%和1.3%。
68.0%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有助培养孩子受挫能力
什么样的教育属于“吃苦教育”?
在受访者眼中,体验农村生活(64.0%)和野外拓展训练(52.5%)是受访者选择吃苦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暑期打工(47.0%)、家庭劳动(43.5%)、贫困地区短期生活(41.6%)、参访革命老区(22.7%)等也是受访者选择的吃苦类型。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靳童利用今年的暑假远离宁夏的父母,到四川打工在线教育基金。他觉得两个月的独立生活让自己变得坚韧,学会体谅父母。“在家生活时,没钱了就向爸妈要,但出来后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靳童说。“一个人的成长,必须得承受一些一个快要长大的人该承受的事情”。
据北京一所夏令营机构的秦晖老师介绍,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吃苦教育的夏令营比较少,许多夏令营是将吃苦教育融入其中。“像我们的户外拓展夏令营,就将团队精神和担当能力融入其中。”秦老师说。“其实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训练”。
调查显示,68.0%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其次,初步接触社会(60.6%),塑造坚毅的品格(59.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50.4%)也是受访者认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原因。
对于吃苦,58.6%受访者认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调查中,65.7%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对孩子发展有很大帮助。其中,磨练意志(66.9%)、培养良好习惯(63.5%)、增强责任感(61.7%)、提高团队精神(45.1%)是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带给青少年的主要收获。
曾送孩子参加过体验式真人秀节目的陈锐强认为,女儿在互换体验后,学会了珍惜和倾听。“以前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对,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现在会逐渐把她的想法告诉我们。”陈锐强说。
据地方卫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的制作人员赵勇辉介绍,农村生活会对一些城市的孩子形成冲击,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回家后更愿意与父母多沟通。“但是体验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些孩子成长阶段中的一个经历。”赵勇辉进一步说。“个别孩子在参加节目后,学习成绩、与人沟通等方面都有所改变。但是家庭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孩子重新出现一些问题。这是需要注意的”。
在孩子接受吃苦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们的角色应如何定位?陈锐强认为吃苦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教育。“其实孩子的错误,很多时候是大人的不理解造成的。家长要进入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才会理解”。
调查显示,58.6%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更应注重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正准备生二胎的林颖认为,吃苦教育不等于虐待教育,孩子在锻炼的过程中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吃苦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受苦,是让他体会生活的来之不易。不能为了让孩子吃苦,就给他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影响”。
孙云晓:吃苦体验应是富有挑战且美好的经历
多数受访者认同吃苦教育会对孩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对有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家长们各有不同的想法。
“在进行吃苦教育之前,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避免产生对立情绪。”赵勇辉认为,只要体验能够激发孩子的善良,对生活的认识,产生一些触动和思考就是不错的吃苦方式。
调查显示,多让孩子接触社会(56.1%)、学校组织相关活动(48.4%)、吃苦教育内容充实多样(44.7%)是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应该改进的地方。
孙云晓建议,“正常的体育锻炼就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吃苦训练。这种训练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他认为,体育锻炼不脱离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青少年有意识的、力所能及之内的吃苦。“从国际趋势看,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意志磨练,对青少年的体能、意志、智慧的塑造都包含其中”。
“只有唤醒青少年内心的需要,唤醒他挑战自己、适应艰苦环境的意识,吃苦教育才是有效果的在线教育基金。”孙云晓说。本报记者 王琛莹
“当时就已经有很多评论了,说我们是外围女,不明情况的网友都在各种恶心我们,有的人甚至还乱说我们陪睡,连过夜的价码都标注好了。”这让陈咏薇非常不能接受,她悄悄把事情告诉了另一个同样来自福州的妹子。两人赶紧去找主办方的联系人沟通,让他们帮忙删除微博。“他们说删不掉,因为找不到人,怎么可能找不到人呢?”因为是即时图片,所以陈咏薇相信拍图片的人肯定还在船上,但是主办方却各种推脱,任由消息发酵。
在“更难就业”的年景里,媒体总是在不厌其烦地通过一个个在北京挣扎“北漂”的、及时掉头回家的、回到家四处碰壁又狼狈逃回来的青春奋斗故事、苦闷故事,来说明“居京城,大不易”以及现代的年轻人该何处“安放青春”的宏大命题。其实,大学生就业去向的话题,去哪里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让大学生苦恼和困惑的,不是在哪里工作,而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
罗贵平:学校里把时间都挤来学习了,所以爸爸要求我现在一定要打1个小时的羽毛球,流汗了才能让身体更强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如火如荼进行,而开学后,几乎所有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上交一份盖章证明和一份几千字的报告,用以证明参加暑假社会实践的成果。
他举例说明,专门把生态文明建设扩展为新的一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新提法;增加关于台湾问题解决的新内容,也来自十八大;增加实现互利共赢的十二字外交方针,更是来自十八大。在“思修”部分明显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大幅增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得到了强化,这也是因为,十八大报告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律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
当天,当地部分官员和获奖学生家长、部分学校校长等出席颁奖仪式。获奖学生杨润明表示,获奖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与坚强,从平凡中走出,从个性中走来,坚持创新创造的人生之路。
由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举办的第八届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在上海中学举行,授课的是40名哈佛大学学生,听课的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优秀高中生。
昨日,北大历史系有关负责人表示,于艳茹是该系博士生,现已毕业离校。该系将组织有关专家重新进行调查,“包括审查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如确认博士答辩论文抄袭,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昨天,教育部发出通知,重申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
性格有内向外向,源于天性,但自制力、同情心、道德感、责任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定是长久养成的结果。关键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一刻不能缺席。
上一篇: 大连普通高中均需设立特色项目